最近開始建立一些新的習慣,包括中午午休時間不看電腦,改聽有聲書,回家把有聲書的學到的概念跟小孩討論,例如最近剛聽完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中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很驚喜小孩能夠立刻運用在自己的情緒檢視和溝通上。
另外也訂閱了親子天下的有聲書App,也是一個讓小孩起床和睡覺好幫手。
最近開始建立一些新的習慣,包括中午午休時間不看電腦,改聽有聲書,回家把有聲書的學到的概念跟小孩討論,例如最近剛聽完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中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很驚喜小孩能夠立刻運用在自己的情緒檢視和溝通上。
另外也訂閱了親子天下的有聲書App,也是一個讓小孩起床和睡覺好幫手。
近期重新關注了三位談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教學型網紅 Ali Abdaal, Tiago Forte, Ryder Carroll, 和 Cliff Wietzman, 尤其是發現到不同的筆記人格與適合使用工具 (建築師型適用 Notion,園丁型適用Roam或 Obsidian,圖書館員型適用Evernote,學生型適用Apple Notes)。也重新定位了我目前使用的筆記工具,把Notion做為主要的學習筆記工具,因為它有超級好用的Toggle功能可以記下細節,但又可以收起細節,只呈現綱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把答案收合起來,用來反覆檢視,加深記憶。生活瑣事用Apple Note來記, 所費不貲的燈塔1917筆記本,則用來做free writing日誌,繼續實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