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只是Logo,而是一種期待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品牌設計」的討論,其中一個主題環繞著「品牌不等於Logo的想法」。

常常我們聊到成功的品牌,我們會說星巴克、麥當勞、NIKE或是舒潔。當一個品牌能變成一個產品(咖啡、速食、跑鞋、衛生紙)的代名詞時,這個品牌就成功了。但是有多少品牌具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呢?而是否所有品牌都需要這麼高的市場能見度呢?以我個人操作品牌的經驗而言,是不一定的。

超高的品牌能見度和知名度要投注的行銷成本常高過一般中小型組織所能負擔,所幸眾多的數位媒體和工具讓「超小眾(Minimum Viable Audience, MVA)行銷」變為可能。而應用這個效應下的「一千位真粉(One thousand true fans)」成為組織的代言人所帶來的漣漪效應,可能比名人代言更具說服力。

在數位時代中,品牌不再只是個商品的標誌(Logo),而是每次與品牌旗下工作人員的互動經驗,以及每次對於品牌內容的期待。

這些關於品牌行銷的想法主要源自行銷大師Seth Godin「這才是行銷(This is Marketing)」以及品牌設計師Chris Do於其教育平台The Futur的分享。

如果你對於品牌設計與品牌經營有心得或疑問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內部溝通:品牌一致性

在這個品牌至上的時代,要如何維護品牌的一致性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如果你的組織只有5個人,那可能還不難。但是當組織擴張到20或30人以上,要維持品牌一致就可能會開始慢慢出現一些狀況。不論是色彩使用、設計風格、字型,甚至是品牌標示(Logo)的正確使用都可能有問題。

從前,撰寫一本詳盡的品牌指引(Brand Guide)應該就足夠了。但是在一人分飾多角的今天,有時候很難要同事認真把的品牌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那你只好「講重點」。把重點項目,如品牌標誌(Logo)、標準字型(Typeface)、品牌照片(Photo)、常用宣傳品(Brand Kit、flyer)集合放在一頁做成「品牌索引(Brand Wiki)」讓大家一目瞭然是必需的。近期用Notion把單位品牌資源整理分享給同事,未來與其他單位合作活動時,就不用在活動前把檔案寄來寄去,只需把連結丟給合作單位即可,省去郵件往返的時間與可能的錯誤。

範例:品牌索引(Brand Wiki)

如果你有建置品牌索引(Brand Wiki)相關的經驗或疑問,也歡迎留言!

非營利的預算,賓士的水準

2005年,剛踏入社會,我遁入了非政府、非商業領域的「第三部門」或稱為「非營利組織的」這個化外之地。快轉14年後的今天,仍有很多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很慶幸對於「品牌」有些微體悟。

記得2012年,前老闆在一次討論中勉勵道:我們組織的品牌設計就是應該超越一般「生活類」品牌,應該要有「賓士的水準」。我曾經覺得不可思議,要如何將一個非營利品牌的行銷資源和一線車廠相比呢? 各種行銷理論和方法似乎都格格不入。做中學了7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恍然,我們要打造的並不是一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品牌,而是一個受到社會「信任」的非營利/非政府品牌,其「價值」是將一個「概念」深植人心。

而打造品牌心法無它,就是先找到最小受眾,滿足他們的需求,移除他們的痛點,並產出他們願意分享出去的訊息。而不是討論要用IG或用FB。

標準色

品牌識別 (branding) 其中一項重點就是「品牌標準色 (brand color)」或簡稱「標準色 (color)」。標準色通常由一種至三種顏色組成,是品牌溝通上重要的視覺語彙。顏色能夠迅速觸動情緒,在品牌名稱、字體、圖案以外,是一項重要的品牌元素。為求一致,通常會有 2-4 種 顏色標示方法:

  1. RGB,又稱「色光三原色」,用三個數值代表一種特定顏色,用來表示螢幕上的顏色。
  2. CMYK,又稱「印刷四色」,用四個數值代表一種特定顏色,用來表示印刷品的顏色。
  3. Hex,又稱「十六進位色碼標示法(hexadecimal format)」,用6碼標示螢幕顯示顏色。
  4. Pantone 色號,是「彩通」公司定義岀的色票,通常用於壓克力割字。

講白點。就是不希望品牌顏色在不同材質或平台上看起來「大不同」。

參考:https://5xruby.tw/posts/understand-hex-color-codes/

——

你也有標準色使用經驗或疑問嗎?請寫信告訴我喔!
阿波羅肯 apollo.b.cai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