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與勤奮的價值

今天有幸參加科技部人文中心舉辦的「大師下午茶:吳安妮學術價值鏈的建構與發展」,她的謙虛的身段與勤奮治學態度令我驚艷。

吳老師將「研究、實作/服務、教學」三件事完美結合的經驗,可提供所有領域的學者參考。吳老師特別強調不要做「飯碗」研究(指涉重視論文數量,不重品質的研究),也不要盲目跟風外國研究,做「學術代工」而是要越挫越勇,願意從零開始做「台灣的特色研究」。

身為學術服務產業的一員,聽過不下百場學術工作者的學思分享,吳老師一席話著實令人振奮鼓舞。在外交情勢嚴峻的當下,讓台灣在學術場域發亮。

若您有聽過其他令人振奮的學思歷程演說,請不吝留言與我分享!

齊邦媛:溫暖詼諧的力量

在非營利組織工作,因為單位的扁平特性,一個人常需要分飾多角,掃地兼撞鐘。有時因為業務需要,要打電話甚至與名人會面。八年多來有幸與不少名人接觸,今天一通電話簡訪特別令我振奮。

今天因為需要確認一份文件的正確性,去電齊邦媛老師的居所,簡單說明原由之後,她明快爽朗半開玩笑地表示之前傳給她的內容「沒有什麼問題,寫多寫少一點,差別不大。」接著又用很清朗的聲音感謝單位贈送的水晶獎座,並表示會珍藏並交代子孫珍惜,同時也誠懇地感謝單位在她早年雖有家庭又身為女性卻提供優渥的獎助讓她有機會出國研究,表示對她生命有很重大的影響,甚至提到獲獎赴美經歷也有寫入書中。

簡短的通話,電話中卻完全聽不出是一位高齡95歲的老婆婆,頭腦清晰,用字溫潤,語調真切。回家和老婆提到此事,她說大學時有幸上過幾堂齊老師的課,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她非常會講故事,而且詼諧有趣。教室時常爆滿,還有人需要從教室外趴在窗檯聽講。

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被留下的,大概不外就是像齊邦媛老師這種無時無刻都能夠散播「溫暖詼諧的力量」的能力吧!

非營利的預算,賓士的水準

2005年,剛踏入社會,我遁入了非政府、非商業領域的「第三部門」或稱為「非營利組織的」這個化外之地。快轉14年後的今天,仍有很多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很慶幸對於「品牌」有些微體悟。

記得2012年,前老闆在一次討論中勉勵道:我們組織的品牌設計就是應該超越一般「生活類」品牌,應該要有「賓士的水準」。我曾經覺得不可思議,要如何將一個非營利品牌的行銷資源和一線車廠相比呢? 各種行銷理論和方法似乎都格格不入。做中學了7年後的今天,我終於恍然,我們要打造的並不是一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品牌,而是一個受到社會「信任」的非營利/非政府品牌,其「價值」是將一個「概念」深植人心。

而打造品牌心法無它,就是先找到最小受眾,滿足他們的需求,移除他們的痛點,並產出他們願意分享出去的訊息。而不是討論要用IG或用FB。

新與舊

「起頭好,準時到,結尾好」是剛卸任的長官留給眾人的勉勵。在共事的2,718天(或7.5年)中,我們共同經歷了有笑有淚的很多「第一次」。

他讓我們看到了眾多可能性,並手把手帶我們化不可能為可能。

在他卸任的今天,沒有花籃,沒有鎂光,但留在這世間和他接觸過的人們心中的,是無限溫暖、風趣與堅毅。

期待我退休時也有足夠能力打造像他一樣的風景。

2019.7.29 台北